郑州市政道路采用两层沥青层设计的主要原因可归纳如下:
一、功能分层与性能优化
-
不同层级承担差异化功能
-
上层(面层):通常选用细粒式沥青混凝土(如AC-10/AC-13),以提供抗滑性、降噪性和行车舒适性,同时抵抗车辆直接磨损13。
-
下层(基层):多采用粗粒式沥青混凝土(如AC-20/AC-25)或改性沥青混合料,增强结构承载力和抗变形能力,分散交通荷载应力13。
-
提升综合性能
-
双层设计可减少因单层厚度不足导致的裂缝、车辙等问题,延长路面使用寿命14。 --郑州上街沥青道路摊铺
-
分层铺装能优化排水性能,降低水损害风险(如唧浆、松散)45。
二、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
-
避免单层过厚导致压实不足
-
单次摊铺过厚(如>10cm)会导致混合料散热慢,压实度难以达标,影响密实度与耐久性23。
-
分层摊铺(如4cm+6cm组合)可确保每层均匀压实,提升整体结构稳定性12。
-
缩短工期与经济性平衡
-
双层摊铺通过分段施工减少单次作业时间,沥青冷却快,可快速开放交通,降低因封路造成的经济损失36。 --郑州上街沥青路面施工
-
分层结构便于局部维修,仅需修复损坏层,节省养护成本46。
三、应对复杂交通与环境挑战
-
适应重载与高频交通
-
市政道路常面临公交车、货车等重载车辆冲击,双层结构通过差异化材料配比(如上层抗滑、下层抗压)分散荷载压力13。
-
改性沥青(如SMA)用于上层可增强高温抗车辙能力,下层采用高模量沥青提升抗疲劳性能34。
-
气候适应性设计
-
寒冷地区双层结构可降低低温开裂风险,上层柔性材料吸收变形,下层刚性材料支撑结构47。 --郑州上街区沥青搅拌站
-
多雨区域通过分层优化排水路径(如透水沥青面层+密实基层),减少水损害45。
四、典型应用示例
层级
|
材料类型
|
厚度范围
|
核心功能
|
上层(面层)
|
细粒式沥青混凝土
|
3–5cm
|
抗滑、降噪、舒适性
|
下层(基层)
|
粗粒式沥青混凝土
|
5–8cm
|
承载、抗变形、分散荷载
|
五、特殊场景补充
-
交叉口与公交站台:采用双层改性沥青(如SMA+高模量沥青)增强抗车辙能力35。 --郑州上街区沥青施工哪家好
-
人行道与非机动车道:面层减薄至3–4cm,以砂粒式沥青提升防滑性36。
(注:实际设计需结合交通量、气候及预算综合论证,并通过实验室验证配比合理性13。)